會議宗旨


從《左傳》賦詩的傳統開始,外交使節與詩賦並結下不解之緣。使節之詩不單只是風土人情的記錄而已,也反映了(一)「自我/他者」的相互觀看(二)新舊事物與價值觀念的衝撞與融合(三)對商業或社會的實境等不同面向的反映。明代朝貢貿易體制確立以後,決定了東亞諸國外交往來的基本形態。晚清國族主義興起,中國與世界的外交形態進入世界體系之中,傳統的朝貢貿易體系正式走入歷史。然而不論任何一個時期,漢詩在東亞各國的往還之間始終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,同時使節的遊記也是彼此觀看的重要史料。例如琉球的歷史與明清兩代的琉球冊封使關係極其密切;晚清大詩人黃遵憲,在近代外交史上也具有一席之地,其作品同時廣受中日兩國讀者的歡迎。另一方面,異域的流傳也造就了詩人的聲名。曹弘《畫月錄》曾以乾隆時期的詩壇為例,說道:「京朝好名者往往結交聘使,冀其流譽異域,故李純客有凡詩編流傳他邦者,皆非佳作之論」,詩藝良窳且先不論,外交使節是流傳異域最直接的管道。綜上觀之,東亞各國使節的文化書寫,既是相互觀看的窗口,也是彼此發聲溝通的場域。甚至也有可能成為形塑一個國家或區域文化意象(與想像)的憑藉。

種種史料說明:原來江戶時代長崎對華貿易金額遠大於西洋貿易;大明律、大清律為東亞儒者關心的焦點;從商品的角度看,摺扇起源於日本,後經高麗傳至中國;日本發明醬油後,席捲中國東南沿海;西湖曾經是東亞知識人共通的憧憬與夢想,日本、韓國、越南諸國都有想像的西湖風景;日本中世五山禪林每每以中國禪林傳承法系高自標置;普陀山(補陀洛伽山)的記載雖然出自於佛典,但中國、韓國、日本(約有二百餘處)、越南、西藏都有各自的普陀山;中國方面許多佚失已久的文獻皆在海外發現,例如晚明最重要的白話小說之一馮夢龍《三言》,還有皇侃《論語義疏》,皆在日本發現完整本;十六世紀後半風行中國的白話小說,成為東亞諸國學習中國白話的教科書;朝鮮半官方纂修的醫書《東醫寶鑑》一出版,立刻就吸引中國、日本醫家的矚目;琉球儒者程順則刊刻《六諭衍義》,立刻奠定在東亞儒學史屹立不搖的重要地位;韓國延世大學收集近世日韓儒者之間的漢文筆談集數百部,擬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。這種種例子說明:近代化歷程以前的東亞,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,東亞諸國有某種共同的溝通方式(特別是書寫文字為主要方式的「筆談」),有相當類似程度的知識結構,其價值觀念與審美經驗也具有高度的同質性,這種彼此共通的精神圖像與價值追求,或可暫時稱之為「東亞文化意象」。

這是一個舊傳統,但從現代學術意義的眼光來看,卻又如是新穎。

雖然在進入近代化歷程以前,東亞諸國的文化意象有一個共通的文化基礎,但不同的風土人情,也造就了表現方式的大異其趣,決不可一視同仁。例如日本明治維新最重要的精神源頭之一是陽明學,但日本的陽明學在內涵與表述,與中國的陽明學其實大相逕庭。此次研討會主要在提供一個跨世代、跨科際的對話平台,希望能夠相互激發,繼續深入探討東亞文化意象與使節詩學的種種可能。
By 「近世東亞文化意象與使節交流」工作小組 culture2012envoy@gmail.com